<ul id="0o0ug"><wbr id="0o0ug"></wbr></ul><abbr id="0o0ug"><source id="0o0ug"></source></abbr>
  • <li id="0o0ug"><dl id="0o0ug"></dl></li>
  • <li id="0o0ug"></li>
    <abbr id="0o0ug"></abbr>
    <code id="0o0ug"></code>
    <rt id="0o0ug"></rt>
    日本就醫網

    腦外科名醫談顱內動脈瘤

    日本就醫網 2018-09-17 08:56:49發布

    近些年,腦血管精密體檢的普及增加了未破裂顱內動脈瘤的查出率。動脈瘤的發現,一方面可以降低腦卒中引起的后遺癥風險,另一方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負擔,擔心顱內動脈瘤破裂、是否需要馬上治療等。當發現腦動脈瘤時我們應該怎么辦?日本醫科大學腦神經外科教授森田明夫先生為了我們做了解答。

    什么是未破裂顱內動脈瘤

    未破裂顱內動脈瘤是指還沒有發生破裂的動脈瘤。未破裂顱內動脈瘤的發病率與年齡有關。從年輕人到老年人的全年齡組統計中未破裂顱內動脈瘤的發現率為2-6%。10至20歲幾乎不會發生未破裂顱內動脈瘤,若有發生,一般都是天生的遺傳性動脈血管壁脆弱引起的,這種疾病稱為馬凡綜合癥或者多發性腎囊腫。有時不滿5歲的兒童會發生較大的動脈瘤,但極少見。嚴格地說,兒童的動脈瘤是罕見的特殊疾病,必須早期治療。30或40歲以后發現的動脈瘤才被定義為“未破裂顱內動脈瘤”。

    未破裂顱內動脈瘤的癥狀

    正如其名,因為動脈瘤沒有破裂,患者幾乎沒有癥狀。也就是說其特點是沒有癥狀。但是有少數患者有頭痛,發漲的較輕癥狀,此時經過檢查偶爾可以確診。

    未破裂顱內動脈瘤的患者多嗎?

    隨著年齡的增長,顱內動脈瘤的發病幾率會增加。動脈瘤的發病原因有先天性和后天性的。

    動脈瘤發病的先天性因素主要是遺傳性動脈脆弱。此類患者年輕時易發病。年輕時沒有發病的,隨著慢性血管損傷逐漸進入病態。比如,高血壓、動脈硬化、煙草刺激血管、牙周病等慢性炎癥的人,血管更容易損傷。

    未破裂顱內動脈瘤的主要發癥風險是年齡。現在社會老年人口增加,僅此一項也會增加動脈瘤的發病人口。另外,體檢的普及也增加了檢出率。同時,隨著檢查技術的提高,小的動脈瘤也很容易被發現。即使如此,發病頻率并沒有降低,不能說動脈瘤發病人數增加了,而應該說未破裂顱內動脈瘤的發現機率增加了。

    動脈瘤的主要原因

    先天因素加后天因素是動脈瘤發病的主要原因。先天因素并不是動脈瘤發病的直接原因。父母有顱內動脈瘤,后代并不一定有。

    根據研究,比起父母的遺傳因素,同代兄弟姐妹的遺傳因素更強。比如拿父親和女兒來做對比,因為生活的時代不同,飲食習慣有很大差異。但是兄弟姐妹生活習慣相同,嗜好相近,相近的遺傳因素,條件就更多,引起動脈瘤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因此,比起父母,兄弟姐妹發生動脈瘤的相關因素更值得關注。

    ※相對父子、母子遺傳,同代遺傳的遺傳分配更相似。

    我們發現小動脈瘤的破裂風險不高,其形狀和位置決定了是否需要治療。患者在了解動脈瘤破裂的風險、擴大的風險、治療的風險后,如何與醫生交流的方法很重要。訪問日本醫科大學腦神經外科大學院教授森田明夫。

    未破裂顱內動脈瘤的治療適應癥標準

    動脈瘤是否需要治療,判斷標準實7mm。通常顱內血管直徑在4mm以下。當動脈瘤長到7mm時,達到顱內血管的2倍以上。不管顱內什么位置的血管,動脈瘤是血管2倍時,就說明它是巨大動脈瘤。因此,只要動脈瘤超過7mm,健康人也需要治療。

    但是,不能說7mm以下的動脈瘤不需要治療。比如一個6mm的動脈瘤,有增大風險時是需要治療的。又比如3-4mm的小動脈瘤,其血管位置本身容易破裂,也是需要治療的。雖然有7mm標準,但是診斷很難,必須注意。7mm以下的破裂風險低,更應該與醫生充分交流,慎重判斷治療。

    相反,明顯超過7mm的動脈瘤,也不一定需要立刻手術。超過10mm的動脈瘤治療時更要考慮對周圍血管的風險,手術可能造成周圍血管的腦梗,增加并發癥風險。

    越大的動脈瘤治療風險越高,破裂率也越高,多數需要考慮治療。在盡量控制并發癥風險的前提下,術中檢查監控手段也發展很快,血管內治療等各種器具也應運而生。醫學界正在研究開發降低治療風險的治療方式。

    治療的選擇

    發現顱內動脈瘤時有3個選擇。第1個選擇是慎重觀察;第2個選擇是開顱手術;第3個選擇是血管內治療(血管介入手術)。歐美對血管內治療的效果評價更高,但是日本認為開顱和血管內治療的效果差別不大。因此,在日本決定接受治療時,外科手術和血管內治療的選擇稱為了難題。對專科醫生來講,也不容易。

    為了解決治療方法的選擇難題,醫學界有一種叫做RCT(隨機對照試驗)的科學研究方法。RCT是指將相同病癥的一定數量的患者歸類,比較治療的安全性和治療效果。但是針對未破裂顱內動脈瘤,還沒有完整的RCT研究結果。

    因此,我很期待早日能完成未破裂顱內動脈瘤的RCT。在日本,外科手術和血管內治療的特長專家和醫療機構比較分散,所以很難拿到兩者比較的數據。劑后,政府可能會要求大小規模的醫院關聯,共同提供數據,以確立未破裂顱內動脈瘤的RCT。

    動脈瘤需要考慮患者的6個條件特性。因此不能做到一概而論的分類,日本醫科大學腦神經外科大學院教授森田明夫醫生列舉了幾個病例。

    案例1

    案例2
    森田明夫
     

    森田明夫 醫生

    日本醫科大學 腦神經外科 大學院教授

    專業領域

    腦神經外科 腦血管障礙 顱底腫瘤

    介紹

    擁有美國和日本兩國專科資質的腦神經外科醫生。腦血管障礙、顱底腫瘤(髓膜瘤、視聽神經腫瘤等)專攻,主刀5,000例以上,手術經驗豐富。對疑難病神經纖維瘤2型的診斷,腦干植入,視聽神經腫瘤的阿瓦斯汀治療精通。正在開發腦手術的領先微型機器人、術中MRI設備和技術。在世界上研究課題卓著,截至2015年已經在IF上發表超過500篇論文。積極教育青年醫生。個人興趣是料理、旅行和繪畫。

    履歷

    1982年 東京大學醫學部醫學科 畢業

    1989年 Mayo Clinic Neurosurgery Clinical Fellow

    1992年 Mayo Clinic Neurosurgery Resident (Chief Resident, 1996)

    1997年 George Washington大學 Neurosurgery,

    Assistant Professor

    1998年 東京大學腦神經外科 講師 病房主任

    2001年 東京大學醫學部 醫學博士

    2002年 東京大學腦神經外科 副教授

    2006年 NTT東日本關東病院 腦神經外科部長 東京醫療保健大學教授

    2013年 日本醫科大學 腦神經外科 大學院教授

    所屬學會?資格?職務等

    醫學博士

    腦神經外科學會 理師?指導專家?專科醫師

    美國腦神經外科學會 專科醫師

    日本腦檢查學會 會長?理事

    獲獎?著作?論文等

    獲獎

    美國腦神經外科學會 最優秀國際論文獎勵, 2012年

    著作

    腦神經外科診療新的、Medical VIew、2014年

    新NS Now No.1 搭橋手術全集、Medical View, 2015年

    新NS Now No.4 腦?脊髓瘤摘出要領、Medical View, 2015年

    未破裂腦動脈瘤 JAPAN STANDARD,中外醫學社 2015年

    上一篇

    肝癌是可以克服的-高山術式的確立和肝臟手術的未來

    ?在肝臟手術30年的進程中,我們講述了肝癌手術的效果、歷史以及高山先生和幕內先生的邂逅。下面,我們繼續講述日本大學附屬板橋病院高山忠利......
    下一篇

    日本內窺鏡手術匠人——金平永二院長

    ?醫療社團法人協友會草加病院位于日本東京北側的琦玉縣草加市,草加病院為了減輕病患的身體傷害,一直在微創領域孜孜不倦。微創手術主要以內......